近日,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项严打免税烟非法销售的行动,这一行动揭露了一个长期以来依靠货到付款方式运作的免税烟批发网络。在这场名为“净烟行动”的专项整治中,网络主体逐渐暴露其“黔驴技穷”的窘境。
免税烟市场潜规则
所谓的免税烟,通常是指那些从正规免税渠道流入市场而未经过应缴纳的消费税和增值税的烟草产品。这一市场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悄然滋长,除了烟草制品具有的高利润率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货到付款这一让买卖双方缺乏直接法律制约力的方法。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免税商品应仅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条件下销售,如机场、出入境口岸等。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发现,通过运用网络零售平台,利用远程交易难以监管的特点,使得免税烟在市场中流通成为可能。在这个交易过程中,货到付款的方式为非法商家提供了便利。即便这些交易明显违法,由于买卖双方往往通过社交软件沟通,大大增加了执法取证的难度。
货到付款带来的监管挑战
货到付款,是指在买家收到物品后再付款的方法,原本是一种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购假受骗的支付方式。然而,在免税烟非法交易网络中,这一方式却成为逃避监管的“绝佳”手段:一方面,由于交易通过个人账户完成,使得交易记录难以追踪;另一方面,途中加密的通讯应用让交易双方的信息实现了加密处理,增加了追踪和调查的难度。
一些不法商家甚至找到了向偏远地区发货、绕开物流公司常规检查的方法。他们通过私人车辆或利用未登记的物流渠道进行发送,形成一个“闭合”的物流网络。如此一来,监管部门面对的将是一个破绽、漏洞兼具的复杂局面。
打击行动初见成效
在“净烟行动”启动之际,各地烟草专卖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紧密协作,在全国主要物流枢纽及进出货口岸展开全面巡查。在大量证据面前,那些倚仗货到付款方式得以长驱直入市场的不法经营者,无不现出原形。
在此次打击中,相关执法人员通过追踪物流单号、调取疑似违法账号信息,发现并关闭了一批隐藏在网络之下的货到付款频道和账户。许多消费者对这一打击行动表示认同,并希望通过严厉的法律手段,摧毁这条非法烟草链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执法行动还采用了多种新技术手段,包括大数据分析和网络侦查等,以便更精准地打击这种隐蔽性很强、流动性很大的不法行为。通过这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执法机关有效地提高了对非法免税烟市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部分从业者甚至已开始“黔驴技穷”,失去了利用货到付款逃避法律追责的能力。
行业未来展望
面对监管压力的那些免税烟非法销售者,亟需提高警惕并适时“转行”以规避法律惩罚。在两者之间,行业自律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随着国家对烟草市场监管政策的逐步严格,依靠打擦边球获取利润的发展模式不再长久,也会在新的机会出现时面临更大风险。
随着消费者权益意识的增强和执法力量的不断介入,未来,非法免税烟市场的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在这场博弈中,唯有合法合规经营者能够持续获得市场信任。
编者按:此次深入打击行动,充分展现了相关部门对非法免税品交易零容忍的态度。在此,我们期待市场能逐步走向正规化、透明化,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在理性选择中获得物有所值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