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伟,中国新闻日报
2023年11月1日,北京——在愈发严苛的控烟政策背景下,以非法渠道获得外烟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深入调查,为您揭示外烟购买背后的复杂生态。
多样化的渠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调查,记者发现,外烟的购买途径涉及多个层面。在传统的线下交易之外,网络销售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获取外烟的主要途径。在一些大型购物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暗语交流和模糊搜索成为买卖双方躲避监管的“法宝”。
小王(化名)是一位外烟买家,他向记者表示:“最初我是在一些进口商品的店铺里无意间看到有外烟出售,后来发现,这些商家往往通过私信、二维码或者外链引导消费者到其他平台购买。”这种销售模式虽然隐蔽,但在消费者熟悉之后,操作并不复杂。
现象背后的成因
当前,外烟在国内市场的流行,与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选择性有关。此外,一些消费者认为外烟比国内烟草产品“更健康”的观念也助长了此类产品的市场需求。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外烟的成分和健康风险与国内香烟相差无几。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高额的烟草税和有限的产品种类是导致部分消费者选择外烟的主要原因。在国外购买外烟几乎比在国内购买同类产品便宜一半以上,这种价格差异力促消费者做出选择。
市场景象与法律盲区
在北京市的一家潮流集市,记者发现,尽管明令禁止售卖非法烟草产品,仍有部分商贩躲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在记者的跟踪调查中,其中一位商贩表示:“我们只在展销会上出现,平时则在微信群里打广告,今年已经卖出过千包。”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销售未经批准的进口烟草是非法的。然而,由于执法难度较高,加之部分卖家具有较好的反侦察能力,常规的监管措施显得力不从心。
监管难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外烟市场的存在不仅是监管漏洞的问题,更因为市场复杂性导致打击难度增加。”据悉,目前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监控手段已经启动,但在面对庞大复杂的销售网络时,收效尚待时日。
同时,由于外烟流通涉及跨境物流,海关也开始加强包裹检查。但海量的物流操作使得逐一排查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监管人员的疲于应付令监管效果大打折扣。
消费者的纠结与选择
尽管部分消费者对外烟趋之若鹜,暗访中也有一些消费者表示对外烟的态度逐渐理性:“现在市面上存在很多假烟,买到假烟的概率增加。加上价格上涨,并不是每次都划算。再加上健康考虑,我现在都开始减少外烟购买甚至戒烟。”
随着消费者认识的深入和监管的加强,一些新的趋势也逐渐显现。网络分享成为消费者第二选择,他们互相推荐可信商家,并分享购买心得和鉴别真假信息。然而,这种自发形成的市场秩序也意味着在打击不法交易时,需要更多依靠内部举报和消费者自觉。
未来的挑战
外烟购买现象并非短时间内能够彻底遏制,其背后隐藏的是跨境贸易、市场需求与法律法规的多重挑战。尽管如此,国家采取的措施开始昭示可能的转机:除了加强法制宣传,还需要鼓励消费者参与监督,以促进合法市场的有序发展。
外烟潮流的兴衰不止关乎消费者的选择,也是对市场管控和法治体系的挑战。而对消费者来说,健康与理性消费的观念无疑是引导未来烟草产品选择的重要指针。
随着社会对这一现象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必将加大整治力度,而消费者也应强化自我约束。这一场涉及法律、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复杂博弈,将继续在未来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