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消费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外烟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显著提升。然而,这一消费趋势背后却隐藏着一条灰色产业链:未经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外烟产品如洪流般涌入,滔滔不绝。
外烟热潮背后的隐患
据了解,中国卷烟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由国家高度管控的市场,所有的烟草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严格的监督。而所谓的“外烟”即进口卷烟产品,因其特有的口感、品牌效应以及浓厚的海外文化色彩,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逐渐流行。然而,由于进口烟草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程序,加之较高的税费,使得正规进口的外烟在市场中的定价高于普通卷烟。
这就导致了部分消费者选择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外烟。而这些未经过国字号品牌以及监管的外烟产品则在各类线上社交平台上开始了流通。这样的购买方式不仅缺乏质量保障,更有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百转千回的“滔滔不绝”
根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国内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外烟地下渠道网络。这些外烟大多通过个人代购、海淘等形式进入国内,然后流通至广大消费者手中。“我们可以从多个国家购入外烟,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等,通过私人快递发货或者通过港澳地区进行中转,这样可以绕过较为严格的海关检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他还透露,“现在很多社交app都有专门的小组或者群,一些信誉好口碑高的代购每个月都能稳定出货,很多情况下,他们有固定的客户源。”而一旦这些未经监管的外烟产品流入市场,不仅侵蚀了国内合法烟草市场份额,还为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埋下了隐患。
整治不良渠道的挑战
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并采取措施来规范流通渠道以制止非法外烟的流入,但由于市场中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整治工作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我们在打击外烟的非法流通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尤其是针对网络销售进行严密的监控。”某地方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谈到,“但外烟的进入渠道多样,有的通过合法渠道分拨至香港、澳门,然后再以个人快件形式通过朋友或者其他方式进入内地,这直接增加了我们查处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不但需要提高执法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宣传。在努力净化市场环境的同时,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烟草产品,提升对非正规渠道购买的警惕性,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途径。
可持续市场发展需多方合作
在关注渠道监管的同时,也有专家建议从市场需求出发,研究如何优化进口烟草产品的合法流通路径。“如果能够减轻正品进口外烟的税费压力,增加市场上的正规进口渠道,也许可以削减灰色渠道的生存空间。”一位烟草行业专家表示。
同时,相关烟草企业也在着力提升产品创新,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创新不仅仅是在产品种类和口味上,也包括服务的创新,比如个性化包装和定制服务,这些都可以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要在这场“较量”中获得长期的胜利,还需要政策、监管、企业和消费者形成有效合力。依法采购、拒绝参与地下链条,共同促进中国烟草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