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交软件的广泛使用,通过微信这种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易,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然而,这种便捷的交易方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违法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近日,本报记者通过深入调查,直击了一些通过微信售卖外烟的网络黑市交易。一不小心,这些熟悉的“如雷贯耳”的微信推荐,竟牵出了一个庞大的地下烟草交易网。
微信荐友:网络黑市的掩护
在某烟民聚集的线上社区,通过微信交流售卖香烟,尤其是稀缺的外烟,已不是什么秘密。通过这些网络平台积累的信誉,卖家们将其微信号推荐给潜在买家,就像在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打出了一面“信得过”的招牌。
通过探访多个微信群,本报记者发现,这些卖家通常会以非常低调的方式进行宣传。他们在群里不直接发布商品信息,而是通过“如雷贯耳”式的口口相传—也即是可靠的个人推荐,来吸引新客户。许多买家在微信群聊中询问购买渠道时,常常有老客户以“用过都说好”的经典套路推荐某个卖家的微信。
这种推荐系统在表面上打破了陌生人之间的防备,也让初入其道的买家增加了信任感。然而,这种私人化、封闭式的宣传与交易,也同时掩盖了其违法性质,并使得相关监管难以发挥作用。
多样的“外烟”产品品类
通过“朋友推荐”添加卖家的微信之后,买家通常会收到一份长达数页的商品清单,里面详细列举了各种香烟品牌、产地和价格。在这个过程中,卖家通常会强调,这些烟草均是“货真价实”的进口外烟,价格从几十到几百不等,并辅以自家拍摄的所谓“实物图”来增强买家的购买意图。
据介绍,外烟在这些交易中频频现身,既包括知名的国际香烟品牌,如万宝路、555等,也不乏一些在境外大热但国内鲜有的特供品种。这些产品的价格相比国内市场上的正规渠道,往往要低上三四成,让许多烟民心动不已。然而,低价却并不意味着稳赚不赔的交易,因为这些烟草的来源、真实性以及安全性始终存疑。
利润丰厚的利益链
对于更深层次的交易链条,记者经过长时间耐心交流和获取信任后终于有所突破。许多卖家在聊天中透露,他们所销售的外烟大多经过地下走私渠道进入国内,规避了正常的税收和监管。因此,他们可以将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并获取惊人的利润。据估算,通过微信群进行交易的卖家,月入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并不是难事。
在这条利益链中,上游的货源提供者通过复杂的走私手段将大量烟草产品运至国内。而中游的微信卖家则依赖他们在网络社区的客户群体进行商品分发。最为隐蔽的是,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专门制作假烟的团伙,他们模仿各种正品包装与烟草,并将其掺杂在正品烟草交易中,以次充好。
法规监管的挑战
微信微商的兴起,给现有的法律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中国法律明令禁售走私烟草和假烟,网络交易也不例外。然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私密性和广泛使用,使得许多违法活动更加难以被察觉与惩治。
即便有良心的消费者意识到这一问题,也往往因取证难、维权难而陷入尴尬境地。如何在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同时,加强对微信等平台上违法交易的监管,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买卖烟草产品,是当前相关部门面临的迫切问题。
鉴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平台责任和用户安全的规范管理,也需牵手而行。只有通过多方合作、综合治理,才能真正遏制住非法烟草交易的蔓延,将更多消费者拉回到合法的市场轨道中。